新保密法实施后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及特殊情形处理,具体如下:
一、行政责任
-
处分与处罚
违反保密法的行为,无论是否造成泄密后果,均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如警告、记过等)或行政处罚(如罚款)。
-
责任主体
机关、单位负责人及保密部门对失职行为承担直接责任,包括未定密或错定密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
二、刑事责任
违反保密法情节严重的行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非法获取、复制国家秘密载体等。
三、特殊情形处理
对尚不构成犯罪且不适用行政处分的人员,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督促其所在单位处理。
四、行为犯认定
新法将泄密责任从“结果犯”转向“行为犯”,即只要违反保密规定即追责,无需实际造成泄密后果。
五、具体违规行为列举(参考条款)
包括通过无保密渠道传递国家秘密载体、私自销毁涉密载体、在公共网络处理涉密信息等12种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