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铬不锈钢电镀的关键在于预处理和工艺适配,通过化学除油、活化工序解决钝化膜问题,采用镍打底或特殊镀液提升结合力。其核心难点在于铬元素形成的致密氧化层会阻碍电镀层附着,需针对性突破以下环节:
-
预处理阶段
- 电解脱脂:使用碱性溶液(如NaOH+Na₂CO₃)在60-80℃下电解清洗,去除表面油污。
- 酸活化:采用10%-20%盐酸或硫酸溶液浸泡,破除铬氧化膜,时间控制在1-3分钟避免过腐蚀。
-
镀层工艺选择
- 预镀镍打底:先电镀2-5μm暗镍层作为过渡层,增强后续镀层附着力。
- 直接电镀方案:使用含氟化物的镀液(如氟硼酸镍)或脉冲电镀技术,提高金属沉积活性。
-
后处理优化
- 氢脆消除:200-250℃热处理2小时,减少电镀过程吸氢导致的脆性风险。
- 封闭处理:对镀层进行铬酸盐钝化或涂覆透明树脂,提升耐蚀性。
提示:实际生产中需根据不锈钢具体铬含量(如304与440C差异)调整参数,小批量试镀验证工艺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