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工商户会计科目的核心内容包括资产、负债、业主权益、成本及损益五大类,具体涵盖现金、应收款项、存货、固定资产等资产类科目,应付款项、应交税金等负债类科目,以及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损益类科目。 根据经营规模,个体户可选择复式账(总分类账、明细账等)或简易账(收支记录),需合法建账并定期报送税务报表。
-
资产类科目
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款项、存货、固定资产等。现金和银行存款需设置日记账并每日核对;存货需按实际成本核算,定期盘点;固定资产需计提折旧,清理时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处理。 -
负债类科目
如应付款项、应付工资、应交税金等。应交税金需按税法规定计提并申报,预收款项需在收入实现时结转。 -
业主权益类科目
包括业主投资、本年应税所得和留存利润。业主投资反映初始投入资金,本年应税所得用于计算税款,留存利润为税后积累。 -
成本与损益类科目
生产成本归集生产费用,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核算经营收支,营业费用涵盖管理、销售等支出。税后列支费用需单独核算,不可税前扣除。
个体户需根据实际业务增减科目,确保账务清晰合规。年末需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应税所得表,留存凭证至少10年。建议聘请专业会计或代理机构协助建账,以符合税务要求并优化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