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录取的具体流程分为模拟投档、正式投档、阅档预录、审核确认等核心环节,核心亮点包括:
- 模拟投档先行:省级招办按高校比例模拟投档,高校据此调整计划或比例。
- 平行志愿一次投档:正式投档按成绩从高到低一次性完成,确保公平。
- 高校自主权与监督并存:高校可决定录取专业及退档原因,但需接受省级招办审核。
-
模拟投档与比例调整
省级招办根据高校招生计划和投档比例进行模拟投档,生成生源分数段分布数据供高校参考。高校可据此追加计划或调整投档比例(如从1:1.05调整为1:1),未反馈则按默认比例执行。 -
正式投档与电子档案流转
模拟投档后,省级招办按最终比例和考生志愿正式投档。平行志愿仅投档一次,非平行志愿可能多次投档。电子档案包含成绩、志愿、体检等信息,高校需在规定时间内下载。 -
阅档与预录取决策
高校审阅电子档案后,综合考生成绩、专业志愿、服从调剂选项等决定预录取或退档。退档需注明合理理由(如体检不合格、单科成绩不足),并提交省级招办审核。 -
审核与录取确认
省级招办对退档理由进行复核,争议情况需与高校协商。审核通过后,高校方可打印录取名册并寄发通知书,录取结果同步向社会公布。
提示:考生可通过省级招办或高校官网查询录取状态,未被录取时可参与征求志愿填报。流程透明且严格,确保公平性与高校自主权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