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证是医疗行业从业者的核心资质证明,包含资格证(棕色封面)和执业证(红色封面)两类,分别代表技术能力与行政许可,需通过全国统一考试获取。其内容图片需符合白底证件照标准(尺寸358×441像素,分辨率350dpi),且明确标注证书级别(执业/助理)和类别(临床、中医等)。以下为关键要点解析:
-
证书类型与功能
- 资格证:永久有效,证明持证人具备独立行医能力,封面为棕色,由国家卫健委颁发。
- 执业证:绑定工作单位,行医范围受注册地限制,封面为红色或绿色(助理医师),由地方卫生局核发,违规可吊销。
-
图片规范
- 需提供近期白底小二寸证件照,格式为jpg,文件大小≤40KB,头部占画面2/3,禁止佩戴饰品或使用边框。电子证照需通过官方平台修改。
-
考试与注册流程
- 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后次年3-6月领取资格证,执业证需注册后发放。考试分临床、口腔等4类,分数线因类别而异(如临床执业医师需≥360分)。
-
常见误区
- 仅持有资格证未注册属非法行医;助理医师在乡镇可独立执业,但范围有限;证书封面颜色差异(如蓝色为助理电子证)需注意区分。
提示:证书图片务必清晰展示关键信息(如编号、类别),注册变更需及时更新执业证。电子证照与纸质版具有同等效力,但需通过正规渠道申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