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不盖章是否有效?关键看签字或实际履行!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合同未盖章但经法定代表人签字或双方实际履行主要义务的,仍具有法律效力。若合同明确约定“签字并盖章生效”,则需同时满足两项形式要件。
合同效力认定的核心在于双方真实意思表示。签字是个人对合同内容的确认,盖章则是企业意志的体现。司法实践中,法院通常综合以下因素判断:一是签字人是否具有代理权限,如法定代表人签字可直接代表企业;二是双方是否通过实际履行(如付款、交货)表明接受合同约束;三是合同是否存在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情形。例如,业务员持未盖章合同签约,若企业后续认可或交易习惯可证明代理关系,合同仍有效。
特殊情形需特别注意。伪造印章或无权代理签订的合同,若相对方明知或应知瑕疵,则可能无效。多页合同未盖骑缝章时,存在内容篡改风险,需通过其他证据补强。建议企业规范签约流程,避免因形式瑕疵引发纠纷,同时留存沟通记录、履行凭证等关键证据。
提示:合同形式并非绝对,但完备的签字盖章能大幅降低法律风险。交易中应明确生效条件,及时留存书面证据,确保权益不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