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出来了多少军官

黄埔军校在大陆共办了23期,培养了约18万名军官和学员,其中包括52438名本校(总校)毕业生及超过7万名分校毕业生。

1. 历史背景与创办宗旨

黄埔军校创办于1924年,由孙中山在国共合作和苏联支持下建立,旨在培养革命军队干部。其教育目标是“创造革命军,挽救中国危亡”,为国民革命军和北伐战争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储备。

2. 军校发展历程

黄埔军校经历了多个历史阶段:

  • 广州时期:创办初期,位于广州黄埔长洲岛,共招收6期学生。
  • 南京与重庆时期:1927年国共分裂后,军校迁至南京,并在重庆等地设立分校,持续招生至1949年。
  • 台湾复校:1949年后,军校迁至台湾凤山,并延续至2006年,共办至第75期。

3. 军校培养的军官与影响

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其中包括许多著名将领。这些毕业生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奠定了中国现代军事史的基础。

4. 军校的特点与贡献

黄埔军校实行军事与政治并重的教育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其毕业生不仅掌握了军事技能,还具备革命思想,成为国共两党的重要力量。军校在特殊战争环境下灵活办学,为前线输送了大量急需的指挥员和技术人才。

总结

黄埔军校以其独特的教育模式和历史贡献,被誉为“将帅的摇篮”。18万名毕业生的成就不仅体现了军校的教育实力,也见证了中国革命历史的进程。

本文《黄埔军校出来了多少军官》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223190.html

相关推荐

黄埔军校招生简章

​​黄埔军校招生简章的核心要求包括:​ ​投考者需为18-25岁的中学及以上学历者,需为国民党党员或经党员推荐,通过笔试、体检及政治考核,明确要求掌握三民主义思想,并符合陆军体格标准。 黄埔军校的招生考试分为多个环节,包括学历测试、身体素质测试及性格考察。学历测试以中学课程内容为主,重点评估考生知识水平;身体素质测试参照陆军体检标准,涵盖身高、视力、听力、心肺功能等

2025-05-17 高考

民国时黄埔军校有多少分校

​​民国时期黄埔军校共设立12所分校,涵盖潮州、武汉、长沙等地,抗战时期更扩增至9所并行运作,累计培养超23万军事人才。​ ​ ​​抗战前八所分校​ ​:1924—1935年间先后设立潮州、武汉、长沙、南昌、南宁、洛阳(后迁汉中)、广州、成都分校,任务完成后多数停办。例如潮州分校仅存续1年,培养728名军官;武汉分校两度复建,成为国共合作重要基地。 ​​抗战九大分校​ ​

2025-05-17 高考

民国黄埔军校入学条件是什么

‌民国黄埔军校的入学条件主要包括:年龄18-25岁、中学以上学历、通过严格体检和政治审查,且需有推荐人担保。 ‌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军事院校,其招生标准兼顾文化素养与身体素质,尤其注重学员的政治立场和革命热情。 ‌年龄与学历要求 ‌ 报考者需年满18周岁且不超过25岁(后期放宽至30岁),具备中学或同等学历,部分优秀者可适当放宽。文化考试内容包括国文、数学、历史等基础科目

2025-05-17 高考

民国黄埔军校学生一个月多少钱

民国黄埔军校学生每月仅有6元毫洋的伙食费,折合每天仅2角钱,然而这一制度背后承载着革命理想与艰难实践的深度融合,其管理模式、精神塑造及时代局限均值得深入剖析。 黄埔军校初创时经济拮据,学生每日伙食费被压缩至最低限度,即便如此,仍需严格遵循军事化标准。每日两角钱的预算仅能维持稀粥、馒头搭配简单咸菜或四色小菜的餐食,遇经费短缺甚至需以萝卜苗或鱿鱼花生米作为主菜,充分体现“艰苦朴素”的革命传统

2025-05-17 高考

民国黄埔军校毕业什么军衔

黄埔军校毕业生在民国时期的军衔通常与其毕业期别、职务任命及个人能力密切相关。以下从几个方面详细展开说明: 1. 军衔等级划分 民国时期的军衔制度分为将官、校官、尉官三等九级,包括上将、中将、少将、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等。 2. 毕业期别与初始军衔 黄埔军校毕业生根据期别不同,毕业后授予的军衔有所差异: 第一期毕业生 :通常授予少尉军衔,作为初级军官进入部队。 高级班毕业生

2025-05-17 高考

民国时期黄埔军校是几年毕业

​​民国时期黄埔军校的学制因时期不同而变化,最短仅半年,最长三年,后期调整为四年制。​ ​ 其学制灵活性与战时需求紧密相关,前七期多为速成教育(半年至两年半),第八期起转为三年正规教育,迁台后改为四年制。 ​​速成教育阶段(前七期):​ ​ 受革命形势紧迫影响,学制大幅压缩。第一期仅6个月毕业,第二至七期多为1年左右,军事训练与政治教育并重,学员直接参与东征、北伐等实战。

2025-05-17 高考

黄埔军校十大元帅是谁

‌黄埔军校十大元帅是指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的十位最高军衔获得者,其中 ‌徐向前、陈毅、林彪、聂荣臻、***‌5人曾就读于黄埔军校 ‌。这些元帅既是军事家,也是中国革命的重要领导者,他们的经历展现了黄埔军校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特殊地位。 ‌徐向前 ‌:黄埔一期生,曾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以灵活战术著称,建国后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陈毅 ‌:黄埔武汉分校政治教官,新四军代军长

2025-05-17 高考

黄埔军校毕业后的军衔

黄埔军校毕业生授衔制度因历史时期而异,其中国共合作时期及不同分校均有所区别。​​毕业生通常授予陆军少尉军衔,但成绩优异或专业领域(如海军、空军)可授中尉以上​ ​,部分甚至因战功直接晋升高职。 ​​不同历史时期的授衔标准​ ​:抗战时期,黄埔军校改组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毕业生统一授予陆军少尉军衔,综合表现优异者可突破限制;海军、空军院校则按中尉标准授衔。​​地方军校​ ​如南宁分校

2025-05-17 高考

黄埔军校军官一览表

黄埔军校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军事学校,成立于1924年,由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被誉为“将帅的摇篮”。学校在1924年至1949年间共办23期,培养了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对中国近现代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1. 历史背景 黄埔军校的创办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重要成果,其正式名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位于广州黄埔岛而得名。建校初期,军校得到了苏联的大力支持

2025-05-17 高考

黄埔军校出来是什么军衔

黄埔军校毕业生通常被授予​​陆军少尉军衔​ ​,​​海空军学员则多为中尉​ ​,​​优秀者可能获得更高军衔​ ​。这一制度在抗战时期尤为明确,且实际职务常从基层排长或班长起步,但历史特殊性使其学员晋升速度远超现代军校。 ​​基础军衔标准​ ​:黄埔军校(后改称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毕业生进入部队后,陆军学员普遍授少尉衔,海空军因技术需求多授中尉。分校如南宁分校参照同等标准

2025-05-17 高考

黄埔军校24期名单大全

‌黄埔军校24期学员名单是研究近代军事教育史的重要资料 ‌,该期学员于1948年入学,‌共招收约1500人 ‌,分为步兵、炮兵、工兵等科别。由于历史档案分散,‌完整名单需综合两岸档案及校友回忆录整理 ‌,现存公开资料中可查证的核心学员包括后来成为解放军将领的‌李某某 ‌、赴台后任高职的‌张某某 ‌等代表性人物。 分点说明 ‌历史背景 ‌ 第24期处于内战关键阶段,学制压缩为1年

2025-05-17 高考

黄埔军校当年的招生条件

黄埔军校作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学府,其招生条件以​​严格的政治立场、扎实的学历基础、强健的体格​ ​为核心要求,旨在培养革命军骨干。​​年龄限制18-25岁​ ​,需​​中学及以上学历​ ​,且通过​​笔试、体检、政治审查三重考核​ ​,尤其注重对三民主义的认同。 ​​年龄与学历门槛​ ​:报考者需年满18岁且不超过25岁,持有旧制中学或同等学历文凭,确保学员具备基本文化素养与学习能力。

2025-05-17 高考

广州黄埔军校还招生吗

​​广州黄埔军校中学2025年继续招生,但招生方式调整为全区摇号,且仅面向对口服务片区外的学生,提供宿位,计划招收40人。​ ​ 黄埔军校中学作为广州市黄埔区的重点公办初中,2025年仍通过​​全区摇号​ ​方式招生,但招生范围缩小至​​对口服务片区外的黄埔区内其他片区​ ​,不再面向全区所有学生开放。根据规定,报名学生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具备黄埔区公办小学学籍及广州市户籍

2025-05-17 高考

黄埔军校1一6期名单赵一曼

‌黄埔军校1-6期名单中并未收录赵一曼 ‌。‌赵一曼实际毕业于莫斯科中山大学 ‌,她作为抗日英雄的传奇经历常被误认为与黄埔军校有关。以下是关键信息分点解析: ‌黄埔军校1-6期概况 ‌ 黄埔军校前六期(1924-1926年)培养了大量国共将领,如徐向前(一期)、林彪(四期)等,但名单中无女性学员记录。早期招生以男性为主,女性军事教育主要通过其他渠道开展。 ‌赵一曼的真实教育背景 ‌

2025-05-17 高考

黄埔军校全部名单完整版

黄埔军校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军事学府,其学员名单涵盖国共两党众多将帅与革命先驱。​​完整名单包括前六期核心学员如一期“黄埔三杰”蒋先云、陈赓、贺衷寒,四期林彪、张灵甫,五期许光达等​ ​,以及后续各期杰出人物,总计数千名军事人才。以下分点详述关键内容: ​​前六期核心名单​ ​ 一期以杜聿明、胡宗南、徐向前等为代表;二期包括郑介民、邱清泉;三期戴安澜、张灵甫;四期谢晋元、李弥;五期王剑岳

2025-05-17 高考

广州黄埔军校中学招生

​​2025年广州黄埔军校中学初中部将面向全区招生40人,采用​ ​自愿报名+电脑随机派位​​的方式,主要接收对口服务片区外符合条件的学生,需通过网上报名且完成确认,未被录取则返回原学区就读。​ ​ ​​招生基本规则​ ​ 黄埔军校中学2025年初一计划招收40人,招生范围包括对口服务片区外的黄埔区学籍学生,符合广州市义务教育政策性照顾资格、外地返穗生及跨区生均可报名

2025-05-17 高考

黄埔军校军衔级别一览表

黄埔军校作为中国近代军事教育的摇篮,其军衔制度不仅影响了当时的军队建设,也对中国现代军衔体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以下为黄埔军校军衔级别一览表及其特点的详细介绍: 黄埔军校军衔级别一览表 正式军衔 : 将官 :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 :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 :上尉、中尉、少尉 士官 :军士长、上士、中士、下士 士兵 :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职务军衔 : 根据具体职务授予的军衔

2025-05-17 高考

黄埔军校各个领导排序

黄埔军校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军事学府,其领导层排序体现了国共合作与军事教育的独特融合。​​核心领导架构以校长蒋介石为首,党代表廖仲恺为核心监督,政治部主任***等***人负责思想教育,形成“军事-政治”双轨制管理体系​ ​。这一体系不仅培养了大批军事精英,更奠定了中国革命的人才基础。 ​​校长与党代表:最高决策层​ ​ 蒋介石担任校长长达23年(1924-1947年),是军校实际掌权者

2025-05-17 高考

黄埔军校四大巨头职位

​​黄埔军校四大巨头职位分别为蒋介石任校长、***任政治部主任、陈诚任教育长/政治教官、王柏龄任教授部主任,他们在不同核心岗位上塑造了这所军校的权威体系,其中蒋介石奠定军事集团领导地位,***构建政治教育体系,陈诚与王柏龄以军事教学与实战统筹推动人才输出。​ ​ 蒋介石:作为黄埔军校首任校长,蒋介石不仅是这所军校的创立和运营核心,更通过其战略决策权确立了对国民党军事力量的掌控

2025-05-17 高考

黄埔军校三位领导

黄埔军校的三位主要领导是孙中山、蒋介石和廖仲恺。他们分别担任军校的总理、校长和党代表,共同奠定了黄埔军校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重要地位。 一、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的倡导者与精神领袖 孙中山作为黄埔军校的创办者,提出了“创建革命军”的宗旨,明确了军校的核心目标。他希望通过军校培养一支能够推翻军阀、实现国家统一的革命武装力量。孙中山不仅兼任军校总理,还在开学典礼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革命军的重要性

2025-05-17 高考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