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护结构变形、渗漏、排水异常
基坑巡视检查是确保基坑施工安全的重要环节,常见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如下:
一、支护结构相关问题
-
变形与裂缝
-
冠梁、腰梁、支撑结构是否出现裂缝或较大变形,需结合监测数据判断。
-
墙后土体是否出现裂缝、沉陷或滑移,可能伴随支护结构破坏。
-
-
止水帷幕失效
- 止水帷幕是否开裂、渗漏,导致基坑与周边土体渗流,需及时修复。
-
锚杆与连接问题
- 锚杆是否防腐处理(如包油布、油脂注入)及锚固段砂浆厚度是否达标,防止力学失效。
二、排水与防水问题
-
排水系统故障
-
基坑上口排水是否畅通,地表及地下水位是否异常升高,需检查水泵、沟渠等设施。
-
雨水、地表水冲刷是否导致边坡土体抗剪强度丧失,引发滑塌。
-
-
渗漏与积水
- 基坑及围护结构是否出现渗漏、积水现象,需及时排查防水薄弱环节。
三、周边环境与安全问题
-
地表与建筑裂缝
-
周边道路、建筑物是否出现裂缝、沉陷,需监测变形趋势。
-
居民楼等既有建筑周边是否新增裂缝,需提前记录原始状态。
-
-
边坡稳定性
-
土质松软、古井、地下管线等异常地质条件是否被识别,防止边坡滑坡。
-
堆载超限(如重物、车辆)是否靠近基坑,避免诱发滑塌。
-
-
施工安全
-
高边坡作业是否落实安全防护(如安全带、警示标识),防止坠落事故。
-
开挖分段长度、支锚设置是否与设计一致,避免超挖或欠挖。
-
四、监测与记录问题
-
数据异常处理
-
监测数据未明显变化时是否出现周边环境变形(如地表隆起、裂缝),需结合现场巡查综合判断。
-
数据报警值未触发时是否持续关注,避免漏报。
-
-
文档与追溯
- 原始地质勘察报告与现场实际情况是否一致,施工过程是否按设计执行,便于后期责任追溯。
建议 :巡视时采用“五看三测”方法,即看支护结构、排水系统、周边环境,测变形、渗漏、降水,记录异常情况并及时报告。若发现严重问题(如支护开裂、渗漏等),应立即停止施工并落实整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