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巡查记录的频率需根据基坑安全等级、施工阶段及环境风险动态调整,通常为每天1次,危险工况或异常情况下需增至2-3次/天甚至实时监测。
-
常规施工阶段
基坑开挖期间,一级基坑(高风险)需每日巡查,二级基坑可适当降低至每2-3天一次,三级基坑可延长至每周一次。底板浇筑后频率可逐步减少,如从每日1次调整为每3天或每周1次。 -
特殊工况与风险预警
支撑拆除、暴雨、周边管线泄漏等情况下,巡查频率需立即提高至每日2次或连续跟踪。若监测数据突变(如沉降速率加快)、支护结构开裂或周边建筑出现裂缝,必须加密巡查并实时上报。 -
区域规范差异
软土地区(如上海)要求更严,开挖至底板浇筑阶段需每日巡查;其他地区可能允许按基坑深度分级调整,如超过20m的深基坑需每日2次。
巡查频率需结合设计规范、实时数据及环境变化灵活调整,确保“动态响应、风险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