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环境近十年实现历史性改善,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提升至87.5%,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达89.4%,森林覆盖率增至24.02%,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这一系列成就源于系统性治理与绿色转型,以下从污染治理、生态修复、低碳发展三方面展开:
-
污染治理成效显著
通过“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PM2.5浓度十年下降54%,长江流域实施十年禁渔后江豚等珍稀物种重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超45%。中央环保督察推动解决28.6万件环境问题,法治化治理体系不断完善。 -
生态修复规模全球领先
全国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超30%国土面积,建设三江源等国家公园,保护74%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种群。山水林田湖草沙工程修复面积超1亿亩,黄河流域植被“绿线”西移300公里,荒漠化土地持续减少。 -
绿色低碳转型加速
淘汰落后煤炭产能10亿吨,清洁能源占比大幅提升,建成全球最大碳交易市场。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6.6%的经济增长,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达665万台,绿色产业成为新质生产力核心。
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仍处关键期,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已证明,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可协同推进。未来需持续深化系统治理,为全球生态安全贡献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