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能源发展的核心背景是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与推动经济转型三大战略需求。双碳目标(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倒逼能源结构变革,全球最大新能源市场与全产业链技术突破为转型提供支撑,政策引导+市场驱动形成全球领先的规模化应用生态。
-
气候治理与全球责任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碳排放国,面临国际减排压力与国内环境治理双重挑战。2020年提出“双碳”目标后,新能源成为替代化石能源的主力,风电、光伏装机量连续十年居世界首位,2023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突破30%,减碳贡献显著。 -
能源安全与结构优化
传统能源对外依存度高(如石油超70%),发展新能源是打破资源约束的关键。沙漠戈壁大型风光基地(占全国技术可开发资源60%以上)与分布式农村光伏协同推进,2025年目标装机12亿千瓦,构建“多能互补”体系。 -
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
从政策补贴到平价上网,中国光伏组件成本十年降90%,锂电池成本降至全球最低。钙钛矿电池、智能电网等颠覆性技术加速迭代,长三角“4小时新能源车产业链”展现集群优势,出口覆盖200多国,形成技术-制造-应用全闭环。 -
经济新增长点培育
新能源带动万亿级投资,创造风电运维、光伏扶贫等新就业。海南试点2030年禁售燃油车,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球60%,比亚迪等企业通过技术换道实现国际竞争“超车”。
未来需破解储能技术瓶颈与消纳难题,但新能源作为国家战略支柱的地位已不可逆,其发展既是环境命题,更是重塑全球能源话语权的历史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