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位淘汰制是否需要支付赔偿金,取决于解雇程序是否合法。 若企业仅以“绩效排名末位”直接解除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解除,必须支付赔偿金(2N);若企业已通过培训/调岗等合法程序后仍不能胜任工作,则需支付经济补偿(N)。 以下是具体分析:
-
违法解除的赔偿标准
根据《劳动合同法》,员工不能胜任工作需先培训或调岗,仅因“末位”直接解雇属违法。企业需按工作年限支付双倍赔偿金(2N),例如工作3年需赔6个月工资。 -
合法解雇的补偿情形
若企业已履行培训/调岗程序,员工仍无法达到考核要求,可依法解除合同,但需支付经济补偿(N)。未提前30日通知的,需额外支付1个月工资。 -
特殊注意事项
- 绩效考核制度需经民主程序制定并公示,否则可能被认定无效;
- 末位≠不胜任,企业需提供具体不合格证据;
- 孕期、医疗期等特殊群体不得适用末位淘汰。
总结:末位淘汰制并非“免赔金牌”,企业需严格遵循法律程序,否则面临高额赔偿风险。劳动者遭遇违法解雇时,可申请劳动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