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农业正以科技赋能、产业升级、生态优先为主线加速发展,粮食产能稳居全国前五,农民收入突破2万元,绿色食品产业产值超1.2万亿元,并积极布局智慧农业与未来产业,展现出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强劲势头。
粮食安全与产能提升
安徽省连续7年粮食总产站稳800亿斤台阶,2023年达830.16亿斤,以占全国4.3%的耕地贡献6%的粮食产量。通过实施“四良两优一智”工程(良田、良种、良机、良法、优链、优农、智慧农业),新增高标准农田300万亩以上,并聚焦单产提升,力争2035年建成“千亿斤江淮粮仓”。
科技驱动与数字化转型
智慧农业覆盖率全国领先,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达52%,居全国第一。2025年计划培育150个智慧农场,推广物联网、AI等技术应用。合肥“种业之都”建设加速,杂交水稻种子出口量连续5年全国第一,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7.5%。
绿色产业与全链增值
十大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1.2万亿元,绿色有机地标农产品总数7063个。通过“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模式,推动皖北高端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发展,并打造黄山臭鳜鱼、淮南牛肉汤等特色品牌,全产业链产值超300亿元。
乡村振兴与生态融合
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建成411个精品示范村,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8.4%。同步发展休闲农业,依托徽州文化资源开发10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推动“农文旅”融合。
未来布局与政策保障
谋划“8+X”未来农业产业(智能育种、智慧农业等),设立绿色食品产业母基金83.4亿元,对智慧农业设备最高补贴150万元。农村改革深化,家庭农场数量32万个、居全国第一,土地延包试点稳步推进。
安徽省农业正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全产业链为路径,构建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体系,未来将进一步巩固粮食安全根基,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成为全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