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防高空坠物安全教案的核心目标是通过生动、易理解的方式,帮助幼儿建立“高处危险”的认知,掌握基础防护技能,同时培养家长和教师的协同教育意识。 关键亮点包括:用情景模拟替代说教、结合家庭与校园场景、强调互动与实践,确保内容符合幼儿认知水平且具备可操作性。
-
情景化教学
通过动画、绘本或角色扮演,模拟“窗台够玩具”“攀爬柜子”等常见场景,让幼儿直观感受坠落风险。例如,用鸡蛋从不同高度坠落的实验,演示“高处掉落会摔坏”的原理,辅以简单口诀(如“高高地方不爬,找大人帮忙拿”)。 -
家校场景全覆盖
家庭场景重点排查窗台、阳台、桌椅等隐患区域,建议家长安装防护栏并收纳高处物品;幼儿园则需检查游乐设施、楼梯扶手,设置安全标识(如“禁止攀爬”图示)。教案可提供家庭检查清单,推动家校联合落实防护。 -
互动式安全训练
设计“安全小卫士”游戏,让幼儿识别危险行为图片(如踮脚够高处),通过贴纸奖励强化正确行为。穿插儿歌或手势操(如“小手放两边,稳稳走不爬高”),增强记忆点。 -
应急能力启蒙
用布偶演示“跌倒时护头翻滚”的动作,简化成“缩成球”的指令,让幼儿在垫子上练习。同时教导求助流程,如摔倒后大声呼叫教师或家长。
总结:小班防坠教案需兼顾趣味性与实用性,定期通过演练巩固知识,并鼓励家长反馈家庭中的安全行为,形成持续教育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