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树的种植规范需综合考虑土壤、品种、种植密度及管理等方面,具体如下:
一、林地选择与整理
-
土壤要求 :偏好酸性至微酸性(pH 4.5-6.5)土壤,土层深厚、排水良好,避免碱性土壤和平地积水。
-
地形条件 :适宜海拔500米以下、坡度25°以内的向阳缓坡,平地易积水需谨慎。
-
整地方式 :采用“三三制”挖穴(60cm×60cm×60cm),施足腐熟有机肥(15-20kg/穴),分层回填并浇定根水。
二、品种选择与种植
-
品种推荐 :长林系列、湘林系列等优良品种,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选择。
-
种植时间 :春季2-3月或秋季10-11月,保持根系舒展,株行距2.5m×2.5m(平地)或3m×2.5m(山地)。
-
幼苗处理 :容器育苗(如营养袋)或容器杯苗,确保根系完整无病虫害。
三、种植密度与株行距
-
密度标准 :平地每亩110株左右,株行距2.5m×2.5m;山地或土层较薄地区可适当降低至0.6-0.8株/亩。
-
调整原则 :土层肥厚处可密植(如75-90株/亩),土层浅处稀植(如83株/亩)。
四、抚育管理
-
中耕除草 :前3年每年2-3次,深度10-15cm,疏松土壤并减少杂草竞争。
-
施肥管理 :
-
幼龄树(1-3年):每年施尿素0.2-0.3kg、过磷酸钙0.1-0.2kg(氮磷钾配合)。
-
成年树:每年3-4次,春季施萌芽肥,夏季壮果肥,秋季采果肥(重施有机肥)。
-
-
修剪整形 :冬季定干后培养侧枝群,夏季疏剪枯枝、过密枝,改善树冠通风透光。
五、病虫害防治
-
重点病害 :炭疽病(夏季喷黄泥石灰水,比例1:1:10)。
-
其他管理 :低产林可通过间种农作物(如油桐)或耕作替代抚育。
六、采收与加工
-
采收时间 :果实成熟期(9-10月),避免过早或过晚影响产量。
-
加工方式 :油茶籽采用压榨法或溶剂法提取油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