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时期
中国高等教育的雏形可追溯至 夏商时期 ,具体表现如下:
-
历史渊源
根据古籍记载,夏、商、周三代已出现“上庠”“东序”“右学”等教育机构,这些机构在教育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已具备高等教育的初步特征,如培养贵族子弟、传授礼仪和文学等。
-
教育形态特征
- 官学主导 :早期高等教育由朝廷垄断,属于统治阶层培养人才的工具。 - 功能定位 :侧重培养具有政治素养和道德修养的人才,而非技术型或外语类专门人才。
-
后续发展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导致官学衰落,私人办学兴起,但高等教育的基本框架和官学属性仍延续至秦汉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