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监理巡视记录的填写需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包括明确记录内容、格式和频率,确保全面反映基坑施工的实际情况。以下为具体填写要求:
1. 明确记录内容
- 基本信息:项目名称、基坑位置、施工日期、天气状况、巡视人员姓名及职务。
- 巡视情况:基坑开挖深度、支护结构状态、降水情况、周边环境变化(如地面沉降、建筑物位移)。
- 安全隐患:发现的安全问题及整改建议,包括支护变形、临边防护缺失、排水不畅等。
- 整改措施:施工单位对问题的处理情况及整改结果。
2. 记录格式
- 采用统一表格形式,包括日期、时间、问题描述、整改建议、处理结果等栏目。
- 使用清晰的语言描述问题,避免模糊或笼统的表述。
- 记录应简洁明了,重点突出。
3. 填写频率
- 日常记录:每天至少一次,确保及时发现问题。
- 关键节点:基坑开挖、支护施工、降水作业等关键环节需增加记录频率。
- 特殊天气:如暴雨、大风等恶劣天气,需加强巡视并详细记录基坑状态。
4. 注意事项
- 真实性:确保记录内容真实可靠,不得伪造或篡改。
- 及时性:发现问题后,应立即记录并通知相关单位处理。
- 完整性:记录应覆盖巡视范围内的所有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
5. 参考依据
- 《上海市基坑工程管理办法》要求监理单位对基坑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督,并做好相关记录。
- 《深圳市深基坑管理规定》强调监理记录需全面反映基坑施工状态及安全隐患。
总结
深基坑监理巡视记录是保障基坑施工安全和质量的重要工具。填写时应确保内容真实、格式规范、记录及时,并参考相关法规和标准。这不仅有助于施工管理,也能为后续问题追溯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