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涌现出一批创新性强、社会价值高的优秀作品,涵盖科技创新、红色文化传承、基层治理等多个领域。浙江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的多项作品斩获特等奖,如《可变超宽幅面多介质打印》《牙颌建筑师》等聚焦前沿技术突破,而《翻山人守山人寻山人》《九千万分之一》等红色专项作品则通过微观叙事展现红色精神的时代传承。
-
科技创新类作品体现学科交叉与实用性
浙江大学陈天润团队的《可变超宽幅面多介质打印》突破传统打印技术限制,清华大学《高性能锂硫电池正极活性解液添加剂》瞄准新能源领域痛点,均以技术原创性和应用潜力获得特等奖。这类作品往往依托高校实验室资源,解决产业关键问题。 -
红色专项作品以情感共鸣传递精神力量
红色专项特等奖《翻山人守山人寻山人》通过三代人守护红军墓的真实故事,串联历史与现实;《九千万分之一》则记录基层党员群像,用视觉档案展现平凡岗位中的信仰坚守。作品强调青年责任,契合“强国有我”的大赛主题。 -
社会调研类作品关注民生痛点
如《先心宝贝不掉队》提出先天性心脏病防控的“政医慈”支持模式,《地震重灾区村落避灾准备状及能力提升研究》结合灾害案例提出韧性建设方案,体现大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深度思考与实践能力。
提示: 获奖作品的核心价值在于“真问题、真调研、真创新”,其经验可总结为:选题需兼具社会意义与可行性,研究过程注重数据与实地结合,成果展示需逻辑清晰、感染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