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大学校训以“康乐有为”为核心,普遍融合“厚德、尚学、和谐、传承”等理念,旨在倡导老年人积极养生、终身学习、服务社会,传递“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现代养老观。 以下是典型校训案例与内涵解析:
-
健康与快乐导向
校训高频词“康乐”强调身心健康与生活愉悦,如青岛崂山区老年大学的“祥和、宽容、求知、健康”,武汉常青花园老年大学的“益智、养性、康乐、有为”,体现通过课程和社交活动提升晚年生活质量。 -
终身学习精神
“尚学”“笃学”突出知识追求,如安徽老年大学“修身、尚学、康乐、有为”,中国科学院老年大学“学无止境,其乐无穷”,鼓励老年人保持思维活力,适应时代变化。 -
社会价值再创造
“有为”“奉献”彰显老年人社会贡献,如泉州老年大学“服务社会”、昆明老年大学“传承文德”,倡导以经验优势参与公益、文化传承等活动,实现自我价值。 -
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结合
部分校训引用经典,如“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同时融入“创新”“和谐”等现代元素,如天津东方妇女老年大学“团结、严谨、创新、博爱”,平衡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 -
地域与办学特色
校训因地制宜,如哈尔滨老年大学强调“尊老敬老”的地域文化,中信地产老年大学侧重“老有所成”的企业社会责任,体现个性化办学目标。
提示: 老年大学校训不仅是口号,更需通过课程设计、活动实践落地,建议选择校训理念与个人需求匹配的机构,真正实现“银发智慧”的二次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