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提高防骗意识的关键在于保持清醒头脑、拒绝贪小便宜、多渠道核实信息,并主动学习常见诈骗手法。 以下从心理建设、信息获取、行为习惯三方面展开具体建议:
-
心理防线是首要屏障
- 不贪小利: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拒绝免费礼品、高额回报投资等诱惑,凡涉及转账汇款务必与子女或社区工作人员确认。
- 克服孤独心理:骗子常利用老年人情感需求套近乎,应避免与陌生人过度亲热,重要决定多与家人沟通。
-
信息更新是防骗利器
- 关注官方渠道:通过新闻媒体、社区宣传栏了解新型诈骗案例(如冒充公检法、虚假保健品等),增强识别能力。
- 学习反诈工具: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对陌生链接、来电保持警惕,不随意泄露身份证、银行卡信息。
-
日常习惯是安全底线
- 财物保管:家中不存放大额现金,外出少戴贵重首饰;证件、存折与密码分开存放。
- 行动原则:独居时陌生人来访先核实身份,不参加非正规机构组织的讲座、旅游活动;接到“中奖”“涉案”电话立即挂断并报警。
子女的陪伴与沟通是老年人防骗的重要支持。 定期为父母科普诈骗案例,帮助检查手机设置,用亲情筑起防骗“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