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CPI指数总体呈现温和波动趋势,2015-2025年期间年均涨幅约2.1%,核心波动区间为1.5%-3.5%。 关键亮点包括:2020年受疫情冲击CPI骤降至0.9%,2022年因能源价格上涨突破3%,2024年后逐步回归常态。食品价格和能源波动是主要影响因素,服务类价格呈现刚性上涨特征。
分阶段走势分析
-
2015-2019年平稳期
年均涨幅维持在2%左右,受益于粮食连年丰收和油价低位运行,其中2019年猪肉价格周期性上涨曾短暂推高CPI至2.9%。 -
2020-2021年异常波动期
2020年疫情导致消费需求萎缩,CPI创十年最低;2021年供应链紊乱推动工业品价格上涨,但CPI仅回升至1.2%,核心CPI持续低迷。 -
2022-2023年输入型通胀期
俄乌冲突引发全球能源粮食涨价,2022年三季度CPI同比达3.8%,鲜菜价格单月涨幅超20%,2023年随着保供稳价政策见效回落至2.3%。 -
2024-2025年结构分化期
食品价格趋稳,但医疗服务、教育文化等非食品价格年涨幅维持在3%以上,CPI中枢稳定在2.5%附近。
未来需关注两个信号: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传导效应,以及服务消费升级带来的长期成本压力。建议通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化调整家庭开支结构,特别是弹性较大的食品和能源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