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但面临结构性矛盾和总量压力,呈现以下主要趋势:
一、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
失业率下降
全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12月失业率为5.1%,本地户籍劳动力失业率为5.3%,外来户籍劳动力失业率为4.6%。
-
重点群体就业改善
-
农民工总量增加220万人,同比增长0.7%;
-
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超3300万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
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连续四个月下降,12月为5.0%。
-
二、结构性矛盾突出
-
行业需求分化
-
新能源(如新能源汽车、锂电池)、人工智能、芯片等领域人才缺口大,而教培、房地产、传统计算机行业就业落实率下滑;
-
企业扩招以销售、研发技术人员为主,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增加。
-
-
区域与群体分化
-
一线城市(如长三角)需求旺盛,京津冀、粤港澳地区新发职位增长;
-
毕业生更倾向央企国企、公职岗位,灵活就业接受度高。
-
三、政策与经济支撑
-
政策持续发力
就业优先政策与产业升级协同,服务业(占比56.7%)吸纳就业人数超700万,新业态发展增强就业带动力。
-
经济基础稳固
经济规模扩大(增量超2023年),产业转型升级为就业提供支撑,但退出劳动力规模大于新增规模,加剧竞争。
四、就业趋势特点
-
灵活就业与多元选择
灵活就业比例超90%,自媒体、数据分析等新兴形式受欢迎;全职工作占比降低近20%。
-
技术驱动需求变化
新质生产力(如人工智能、新能源)催生复合型人才需求,传统行业需数字化转型人才。
2024年就业在政策与经济支撑下保持稳定,但需应对结构性矛盾和总量压力,需通过产业升级、政策引导和技术创新化解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