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毕业生就业去向呈现多元化趋势,不同院校和地区存在差异。以下是综合分析:
一、整体就业情况
-
去向落实率 :全国多数院校落实率在92%-96%之间,如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达93.62%,滁州学院达96.52%,淮北师范大学达92.56%。
-
就业形式 :以合同就业为主(占比31.63%-51.43%),其次是签订协议(30.82%-52.63%)和升学(13.88%-27.19%)。
二、院校差异
-
上海政法学院
-
去向构成 :单位就业60.14%,升学27.19%,自由职业0.75%。
-
地域分布 :覆盖29个省级行政区,东部地区占比70.11%,留沪就业占比51.07%。
-
-
滁州学院
-
行业分布 :制造业占比20.23%,长三角城市群就业占比91.13%。
-
区域分布 :省内就业占比65.74%,长三角城市群就业占比91.13%。
-
-
淮北师范大学
-
行业分布 :教育(24.31%)、制造业(13.22%)、信息技术(11.68%)。
-
城市分布 :合肥(19.38%)、淮北(10.26%)、上海(8.22%)。
-
-
浙江师范大学
-
地域分布 :浙江省内就业占比76.34%,金华、杭州、宁波等地市占比77.84%。
-
行业分布 :教育(24.31%)、制造业(13.22%)、信息技术(11.68%)。
-
三、行业与区域趋势
-
行业分布 :教育、信息技术、制造业、公共服务领域占比较高。例如,上海政法学院集中在租赁商务服务、制造业;滁州学院以制造业为主;淮北师范大学侧重教育与信息技术。
-
区域分布 :东部地区(如长三角、江浙沪)仍是主战场,但中西部省份(如安徽、湖北)就业人数增长显著。例如,滁州学院长三角城市群就业占比91.13%,安徽省内就业占比65.74%。
四、特殊群体表现
-
师范类 :就业落实率普遍较高,如淮北师范大学师范生达92.61%,北京外国语大学达95.65%。
-
困难群体 :部分院校对就业意愿困难的毕业生提供专项支持,如淮北师范大学困难群体达95.62%。
五、趋势与挑战
-
趋势 :灵活就业、考公考编需求上升,制造业持续吸引毕业生。
-
挑战 :部分专业(如文科)offer获得率略低于理工类,且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