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是中国历史文化最悠久的地区之一, 以“齐鲁文化”为核心, 拥有超过7000年文明史, 是儒家思想发源地(孔子故里曲阜), 兼具海洋与农耕文明双重特色。 作为中华文明重要源头,其历史脉络清晰贯穿夏商周至近现代,留下众多世界级文化遗产。
山东的史前文明可追溯至后李文化(距今约8500年),大汶口文化(约6500年前)和龙山文化(约4500年前)相继发展出成熟的农耕与制陶技术。夏商时期成为东夷文化中心,商朝曾五次迁都于山东境内。西周分封齐、鲁两国,齐国凭借渔盐之利成为春秋霸主,鲁国则因周礼传承被称为“礼仪之邦”。孔子、孟子等思想家在此创立儒家学说,直接影响东亚文化圈两千余年。
秦汉时期山东是经济文化重心,临淄曾为世界最大城市之一。隋唐大运河开通后,济南、青州成为南北交通枢纽。宋元时期登州港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推动中外贸易。明清两代山东盐业、纺织业兴盛,曲阜孔府享有“天下第一家”美誉。近代史上,青岛因列强租借形成独特中西交融风貌,威海卫战役等事件见证民族抗争史。
当代山东保留着完整的历史层积:泰安泰山作为历代帝王封禅圣地被列为世界双重遗产,曲阜“三孔”是全球儒学文化地标,齐长城遗址比秦长城早400余年,胶东传统民居与蓬莱水城展现海洋文化特色。这些资源构成理解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活态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