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军校培养了大量高级将领,黄埔军校与保定军校作为其中代表,汇聚了诸多影响近代历史的关键人物。从黄埔一期涌现出徐向前、陈赓、杜聿明,到保定军校涌现白崇禧、张治中、顾祝同,两所军校在近代军事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中国近现代军事教育体系中,黄埔军校与保定军校堪称两大核心。这两所军校不仅培养了众多高级军官,还直接影响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走向。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苏联与中国***的帮助下于1924年创立,其一期学员中走出了徐向前、陈赓、杜聿明等著名将领,他们在抗日战争与国共内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军官多数被授予中将与少将军衔,部分军官成为兵团司令或战区主官。与此保定军校自1912年创校以来,先后培养了白崇禧、张治中、顾祝同等人。这些人大多在民国时期的军政界担任要职,例如白崇禧被任命为国民党军队副总参谋长,张治中曾任湖南省主席。从军衔来看,这些军官广泛分布于中将、少将,乃至上将级别,并且一些人长期在军队高层任职。两校的毕业生中,多人担任军长、集团军总司令等职,成为所在部队的核心指挥官。而对比两所军校,黄埔军校更倾向于实战能力与快速培养,而保定军校则以系统学术与长期训练闻名。在时间线上,保定军校创立时间较早,但黄埔军校在近代军事历史关键时期影响力更大。尽管如此,保定军校因其毕业学员后来很多加入国共双方,成为军队高层,而具有重要历史地位。黄埔和保定两所军校在中国近代军事史上相辅相成,其毕业生在中国军队中起到核心领导作用,从上尉到上将,不同层级军官在复杂军事斗争中书写了各自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