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派武术是中国古代四大武术流派之一,发源于道教圣地四川青城山,以玄门太极和剑术为核心,兼具养生、技击与文化价值。其体系涵盖23种拳法、25种器械及八大技击法,尤以“啸云剑”“黑虎拳”“三十六式青城太极”等经典功法闻名,融合道家“刚柔并济”哲学,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青城派武术的技术体系丰富多元。拳术方面,包含龙拳、虎拳、豹拳等五形拳,以及火龙滚、醉八仙、太极拳等23种套路,其中“青城洪拳”以大开大合、疾狠准著称。器械以剑术为精髓,龙虎剑、八仙剑等“四剑”被誉为中华四大剑派,另有双刀、凤凰轮、背箭等稀有兵器。技击法涵盖太极散手、三十六路大擒拿等实战技巧,强调借力打力、以柔克刚。功法修炼注重内外兼修,如青城静功通过呼吸与意守调和气血,黑虎拳则模仿猛兽形态,刚猛凌厉。
青城武术的文化底蕴深厚。其技法深受道教“道法自然”影响,如“三十六式青城太极”动作如行云流水,体现“上善若水”的哲学;养生功法如静坐、站桩,与道家丹道修炼结合,兼具强身与修心之效。历史上,青城武术在清代涌现111名武举人,近代更参与抗日救国,如追风匕首技法曾用于敌后作战,彰显“武以卫国”的精神。
当代青城武术通过非遗保护与创新传播焕发新生。传承人刘绥滨将传统太极简化为“居家太极”,推广至80余国;何道君等开设武馆,推动体系化教学。政府支持设立武术协会,并借助大运会等国际舞台展示青城剑术,使其成为中华文化输出的重要载体。未来,青城武术需在坚守“道武合一”传统的进一步融合现代科技与全球化传播,延续这一千年武学瑰宝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