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砖的标准型号为240×115×53毫米,强度等级覆盖MU30至MU10,颜色以红色为主,常见材质包括粘土砖、页岩砖等。其分类需依据抗压强度(如MU30、MU20)、外观质量及适用场景,同时存在异形砖(如空斗砖、包管道砖)及特殊工艺砖(如生态皮砖)。
红砖最早由古罗马人发明,现代标准基于氧化焰烧制工艺,以粘土、页岩等为原料,经高温烧结形成红色多孔结构。中国标准尺寸240×115×53毫米(俗称“标准砖”),符合GB/T 5101-2017规范,通过抗压强度和物理性能分级,强度等级范围从MU30(30 MPa)至MU10(10 MPa),MU后数字越大代表承重能力越强。强度与耐久性适配不同建筑需求,如MU10适用于普通墙体,MU30多用于承重结构。
外观规格除核心尺寸外,允许±2毫米尺寸偏差,需符合完整面、无裂纹等物理标准,并按外观分为优等品(颜色均匀、无泛霜)、一等品及合格品。材质分类包括粘土砖(传统红砖)、页岩砖(抗风化强)、煤矸石砖(环保型)等,近年推广免烧型生态砖以减少污染。现代工艺拓展异形砖应用,如包管道砖(240×120×50毫米)和空斗砖(212×106毫米),适用于非标砌筑场景。
选购时需注意强度等级(如MU10与MU3.5的差异)和适用场景(清水墙首选优等品,混水墙可用合格品),同时确认放射性物质检测合格(符合GB 6566标准)。红砖广泛用于建筑外墙、地面及景观装置,兼具装饰与功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