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违法行为通常15天内不处理就会收到交警通知,但具体时限因违法类型和地区而异,超期可能面临滞纳金、扣分或强制执行等后果。
-
电子眼抓拍的非现场违法:交警系统会通过短信、APP或邮寄方式通知车主,一般需在15日内处理。未及时处理可能导致滞纳金(每日3%罚款额,最高不超过本金),且影响车辆年检。
-
现场开具罚单:交警直接处罚的违法行为(如违章停车、超速等),必须15日内缴纳罚款,否则可能产生滞纳金并影响驾驶证审验,严重者会被列入黑名单。
-
异地违法处理差异:部分省份允许30天内处理跨省违法,但需以当地交管部门通知为准,延迟处理可能面临额外处罚。
-
强制执行风险:逾期超过3个月未处理,交管部门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冻结银行卡或扣留车辆,甚至纳入征信系统。
-
特殊情形例外:如事故未结案、违法需复核等,处理时限可能延长,但需主动联系交管部门报备,避免被动处罚。
建议车主定期查询违法记录,通过交管12123APP或线下窗口及时处理,避免因疏忽扩大处罚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