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挖3.5米基坑的放坡规范需根据土质类型、地下水位及周边环境综合设计,核心要点包括:坡度比例控制在1:0.5~1:1.5(黏性土取较陡值,砂土取较缓值)、坡高超过3米需设置分级平台(宽度≥1.5米)、同步实施排水系统(坡顶截水沟+坡面排水孔),并全程监测边坡稳定性。
- 坡度设计:硬塑黏土可采用1:0.5~1:1的陡坡,砂土或松散土需缓至1:1.5~1:2,淤泥质土不超过1:2。坡度偏差需控制在3%以内,机械开挖预留200mm人工修坡。
- 分级放坡与平台:单级坡高不宜超过3米,3.5米基坑建议设置一级中间平台,平台宽度≥1.5米以缓冲荷载并作为施工通道。
- 排水与防护:坡顶设截水沟(断面按汇水面积计算),坡面布置PVC排水孔(孔径50~100mm)。坡面需覆盖防雨布或喷射混凝土(厚50~60mm)防止雨水冲刷。
- 稳定性控制:严禁坡顶2米内堆载重型材料,每日监测坡顶位移(警戒值25mm)。出现裂缝或渗水时立即停工,采用土钉墙或反压土台等应急加固。
- 特殊工况处理:软土区联合井点降水,邻近建筑物时增设止水帷幕;雨季施工需加密截水沟间距至10~15米,并备足抽水设备。
提示:实际施工前需结合地质勘察报告验算稳定性,优先采用自然放坡,空间不足时联合土钉支护。动态调整方案是确保安全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