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海洋气温整体比陆地低,但具体温度受纬度、洋流和深度影响显著。 低纬度海域表层水温可达30℃,而高纬度区域可能低于10℃;暖流经过的海域比同纬度寒流区高5℃以上,且1000米以下深层水温常年低于4℃。
海洋的比热容远高于陆地,导致其夏季升温缓慢,温度变化幅度小。赤道附近表层水温常年维持在26-30℃之间,而中纬度海域夏季水温通常在20-25℃范围。洋流对局部温度影响巨大——例如日本暖流可使东海北部水温比同纬度海域高3-5℃,而秘鲁寒流导致沿岸水温比周边低6-8℃。垂直方向上,表层0-30米水温受日照影响最大,每下降1000米温度降低1-2℃。
气象预测显示,2025年夏季我国渤海、黄海等海域水温将略高于历史均值,这与厄尔尼诺现象残留效应有关。值得注意的是,近十年全球海洋持续升温,但短期季节波动仍遵循"低纬高温、暖流增温、深层低温"的基本规律。对于沿海居民和渔业从业者,关注实时海洋预报比依赖季节均值更具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