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盐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显示,海水盐度呈现“双峰型”分布,副热带海区盐度最高,赤道和两极地区盐度较低。
1. 副热带海区:盐度最高
副热带海区(南北纬20°附近)的盐度最高,接近36‰。这是因为:
- 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副热带地区降水稀少,但气温高,蒸发旺盛,导致海水浓缩。
- 洋流影响:暖流经过这些地区,带来高盐度的海水。
2. 赤道地区:盐度较低
赤道地区(纬度0°附近)盐度较低,约34.5‰。原因包括:
- 降水量大于蒸发量:赤道地区降水丰沛,稀释了海水中的盐分。
- 径流汇入:赤道附近大陆河流众多,淡水汇入进一步降低盐度。
3. 高纬度地区:盐度最低
高纬度地区(南北纬60°附近)盐度最低,约32‰。原因包括:
- 低温蒸发弱:高纬度气温低,蒸发量小,盐度难以升高。
- 结冰与融冰:冰川和海冰融化增加了淡水含量,降低盐度。
4. 影响盐度变化的因素
- 气候:降水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是盐度变化的主导因素。
- 洋流:暖流提升盐度,寒流降低盐度。
- 径流:河流淡水汇入会显著降低沿海地区盐度。
- 海域封闭性:封闭海域的盐度变化更显著,如红海盐度高达4.1%,而波罗的海不到1%。
总结
海水盐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与蒸发、降水、洋流和径流等因素密切相关。掌握这些规律有助于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分布和气候变化对海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