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打标机的核心控制参数直接影响标记效果和效率,关键参数包括功率、频率、速度、填充间距和离焦量。合理调节这些参数可优化打标深度、精度及速度,适应不同材料需求。
- 功率:决定激光能量强度,金属等硬质材料需较高功率(如80W以上),塑料等易熔材料建议中低功率(20-50W)。过高功率可能导致材料烧蚀,过低则标记不清晰。
- 频率(脉冲/秒):高频(如50kHz)适合精细标记(如二维码),低频(5-20kHz)用于深雕或金属切割。频率与材料热响应特性相关。
- 打标速度:速度越慢,能量累积越多,标记越深,但效率降低。例如不锈钢打标常采用300-800mm/s,平衡效果与产能。
- 填充间距:线间距影响填充密度,通常设为0.01-0.1mm。小间距增加细节但耗时,大间距适用于粗加工。
- 离焦量:调整焦距位置可改变光斑大小,正离焦(抬高镜头)扩大光斑,适合大面积填充;负离焦(降低镜头)聚焦能量,用于高精度雕刻。
提示:实际应用中需通过测试确定**参数组合,不同材料(如铝、玻璃、ABS)需差异化配置,并定期校准设备以保证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