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执行进度计算公式为:(实际支出额 ÷ 预算总额)×100%,核心作用是量化资金使用效率,关键亮点在于通过百分比直观反映执行率,便于动态调整资源分配。
- 实际支出额指当前阶段已实际支付的费用,需严格核对票据与账目,避免漏记或重复计算。例如,某项目季度支出80万元,预算为200万元,则执行率为40%。
- 预算总额需明确周期范围(如年度、季度),若中途调整预算,需同步更新公式分母。例如,原预算100万元追加至150万元,需按新基数重新计算进度。
- 动态监控建议按月或季度计算,高频跟踪可及时发现偏差。若执行率过低(如20%),需分析是审批延迟还是计划不合理;执行率过高(如90%)可能透支后续资金。
- 公式变体适用于分项预算,如(部门A支出 ÷ 部门A预算)×100%,可定位具体环节问题。
定期使用该公式分析数据,能有效避免年底突击花钱或资金闲置,确保预算与目标同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