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完成率是衡量预算执行效果的核心指标,计算公式为,其中预算完成数指实际执行的金额,预算数为批复的总额。关键亮点**:
- 精准反映执行效率:数值越接近100%,说明预算控制越严格;
- 分级评分应用广:如政府绩效评价中,完成率≥95%可得高分,低于70%则零分;
- 动态调整需排除:因政策或不可抗力导致的预算追加/追减不纳入计算。
-
分子与分母的界定
预算完成数需剔除非主动调整部分(如突发政策拨款),仅保留计划内执行金额;预算数以财政部门最终批复为准,含年初预算和合规追加部分。例如,某部门年度批复1亿元,实际支出9500万元(含政策追加500万元),则完成率为95%。 -
行业差异化标准
企业常用“成本节约率”辅助评估,如实际支出低于预算时,完成率可能超100%;而政府项目更强调“严格吻合”,超支或结余过多均扣分。 -
常见误区与修正
- 混淆预算与决算:决算含年度所有收支,而预算完成率仅考核计划内执行;
- 忽略时间维度:季度/半年度进度率(如半年≥45%)需单独计算,避免年终突击支出。
提示:结合工具(如Excel模板)自动化计算,定期比对历史数据,优化下期预算编制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