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由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国***的支持下于1924年创立,是中国近代史上首所革命军事学校,以“创造革命军,挽救中国危亡”为宗旨,为国共两党培养大批杰出军事人才。其历史地位被视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缩影,对中国近代革命影响深远。
孙中山在经历多次革命失败后意识到必须建立革命军队,1921年提出创办军官学校的构想,并在苏联顾问建议下加速筹备。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正式下令筹办,并选定黄埔长洲岛为校址。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党代表,***等***人担任重要职务,开创了国共合作办学的先例。
军校以苏联红军制度为蓝本,坚持“军事与政治并重”,课程涵盖战术、兵器等军事训练及三民主义、工农运动等理论课程,苏联顾问负责军事指导并协助训练。招生面向全国及海外,学员来源多元,包括***员、共青团员及归国侨生,为北伐战争与革命事业输送核心力量。
作为国共合作的象征,黄埔军校奠定了中国现代军事教育基础,其毕业生在抗日战争等历史关头发挥关键作用。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4年民革中央设立党员教育基地,持续传承革命精神,成为全国红色旅游重要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