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解放区地图呈现了解放战争后期的行政区划特点,河北以解放区管理为核心设10专区,上海辖区仅为现今中心城区的“巴掌大”,而行政区划设置均体现当时战争与经济恢复的特殊需求。
1948年解放区地图的“河北板块”以10个专区及4个直辖市为主架构,涵盖132县及10个县级镇。保定专区作为政治枢纽,包含保定市及清苑、徐水等县,连接冀中与晋察冀边区;石家庄专区凭借正定、井陉等县形成交通枢纽,是晋冀鲁豫边区的物资中转中心;而工业重镇唐山专区则依托开滦煤矿等资源成为能源供应中心,其工业总产值在解放区首屈一指,成为战时经济的重要支柱。
1948年上海面积狭小,仅为现今黄浦、静安等中心城区,总面积不足500平方公里。市辖区呈微型格局,以警察管区划分,如黄浦、老闸等区如“巴掌大小”。当时上海人口约540万,集中于高度密集的市区。解放后的1949年,上海市辖区扩展至全市,迎来城市发展转型的关键节点。
解放区地图中的河北与上海,呈现截然不同的发展重心。河北省以农村为核心,兼顾工农业与交通基础建设,凸显区域统筹功能;而上海则聚焦高度人口集约化的直辖市模式,两者共同承载了解放战争的战略需求与民生保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