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黑除恶立案标准的核心在于:涉黑涉恶行为需符合"组织性、经济性、暴力性和危害性"四大特征。依据《刑法》及司法解释,公安机关对具备以下情形的案件应立案侦查:有明确黑社会性质组织架构、通过违法犯罪手段获取经济利益、多次实施暴力或软暴力行为、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秩序。
-
组织特征
立案需证明存在稳定的犯罪组织,有明确的组织者、领导者,成员固定且层级分明。例如:团伙内部有分工、纪律或帮规,成员超过3人并持续活动6个月以上。 -
经济特征
通过非法手段(如敲诈勒索、强迫交易、开设赌场等)获取经济利益,并用于组织活动或成员分红。涉案金额超过5万元或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可立案。 -
行为特征
暴力或软暴力行为是重要依据,包括但不限于:故意伤害、非法拘禁、寻衅滋事等。若1年内实施3次以上同类违法犯罪,或造成1人轻伤、3人轻微伤即达立案标准。 -
危害性特征
需证明犯罪行为对特定区域或行业造成非法控制或重大影响。例如:干扰基层选举、垄断市场经营、威胁群众安全感等,公安机关可结合群众举报综合判定。
提示:若发现涉黑涉恶线索,应保留证据并及时向公安机关或扫黑办举报。立案后,司法机关将根据情节轻重追究刑责,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或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