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心理学会投诉心理咨询师,需实名提交近5年内发生的违规证据,通过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伦理工作组处理。投诉的核心依据是《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理学工作伦理守则》,重点保护来访者权益并维护行业规范。以下是具体流程和注意事项:
-
收集证据
保留咨询记录、付款凭证、沟通截图等材料,确保证据链完整。若涉及性骚扰、泄密等严重违规行为,需额外提供录音、证人证言等佐证。 -
选择投诉渠道
- 注册系统成员:直接向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伦理工作组提交实名投诉(官网ethics.cpsbeijing.org),需注明咨询师注册编号。
- 平台执业者:若咨询师在壹心理、简单心理等平台任职,优先联系平台伦理部门处理,平台将启动专业评估并分级处置。
- 无隶属机构者:可尝试向当地卫健委或市场监管部门举报,部分地区(如上海、苏州)有心理咨询行业地方性法规支持。
-
提交投诉材料
填写实名投诉表,附上证据材料及投诉陈述。需注意:匿名投诉不受理,且仅受理5年内事件。伦理工作组调查周期通常为30-60个工作日。 -
跟进处理结果
根据违规严重程度,处理结果包括警告、暂停执业资格、注销注册资格等。若对结果不满,可向更高权威机构申诉或寻求法律途径。
提示:投诉前建议先与咨询师沟通,部分问题可通过协商解决。若涉及人身安全或重大财产损失,应立即报警并同步提交伦理投诉。行业监管仍在完善中,保留证据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