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薪酬改革最新消息:
国家卫健委强调公立医院薪酬改革计划,医生涨薪正式启动,涨幅提升50%。
改革亮点:
-
“两个允许”政策落地:相关部门在确定公立医疗机构员工的绩效工资时,要把总量核准,动态调整,充分体现医生的劳动价值,鼓励优劳优得、多劳多得。
-
“三个结构调整”:
- 减少公立医院间绩效工资差异:逐步缩小公立一二三级医疗机构之间的绩效工资水平差距。
- 缩小医院内部薪酬差距:逐步缩小医院内部各专业和科室间的薪酬差距,提升儿科、病理学、精神卫生等相对弱势领域专业医务人员的收入待遇。
- 提高固定收入占比:逐步提高医务人员绩效工资中固定收入的占比,适度调节可变收入奖金的比例,激励医疗专业人员专注于提升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
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国家层面积极推进三明医改,包括药品耗材集采、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等措施,为推广三明经验创造条件。
-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新的薪酬制度激励医务人员更加注重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以提升工作绩效和患者满意度。
-
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医务人员不再通过过度医疗增加收入,而是更加关注患者的实际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
减轻患者负担:医务人员的薪酬不得与药品、卫生材料、检查等业务收入直接挂钩,有效遏制过度医疗行为,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
改革预期效果:
-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改革有助于引导医疗资源向更加合理、高效的方向流动,优化医疗服务供给。
- 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医务人员更加关注患者需求,提供个性化、人性化服务,增强医患信任。
- 减轻患者负担:遏制过度医疗行为,降低药品和检查费用,使医疗费用更加合理。
各地改革举措:
- 深圳: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实行以固定工资为主、绩效为辅的薪酬体系,固定薪酬占70%,绩效考核为30%,保障了弱势科室医务人员的收入待遇。
- 重庆:对65家公立医院实行人员编制备案管理,新增备案编制6.5万名,建立以医疗服务为主导的收费服务机制,提高与医务人员技术服务密切相关项目价格。
- 上海:部分医院大砍行政部门的人员数量和奖金等费用,将资源给到临床,提高临床医护人员的阳光收入。
总结:
公立医院薪酬改革旨在提升医务人员的薪酬待遇,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同时加强医院的公益性导向,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公平的医疗服务。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这一改革将不断深入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