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抛物最新规定明确:自2021年3月1日起,高空抛物行为正式入刑,最高可判处有期徒刑甚至死刑,且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这一规定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新增条款,将高空抛物列为“危害公共安全罪”,无论是否造成实际伤害,只要存在主观故意或重大过失,均可能面临法律严惩。
-
刑事责任加重
高空抛物若致人重伤、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行为人可能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即使未造成后果,但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仍可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
民事赔偿全覆盖
受害者可向抛物者、物业或建筑物使用人索赔。物业未履行监控、警示等义务的,需承担连带责任。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精神损失费等。 -
监控与举证责任强化
新规要求高层建筑加装监控设备,记录抛物行为。若无法确定具体抛物者,除一楼外,整栋楼住户可能共同担责,除非能自证清白。 -
物业安全管理义务
物业需定期排查建筑隐患,设置警示标识,并配合警方调查。未尽责的物业可能被罚款或吊销资质。
高空抛物新规通过“刑事+民事+管理”三重约束,大幅提升违法成本,倒逼公众自律。建议居民自查阳台物品,物业完善防护措施,共同维护“头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