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冻液型号规格主要按负荷类型、原材料、冰点及浓缩状态划分,常见有轻负荷型(L)与重负荷型(H)、乙二醇型(E)与丙二醇型(P)、冰点覆盖-15℃至-50℃等八类,以及浓缩液(Ⅰ)与稀释液(Ⅱ)。 不同规格适配不同气候与车型需求,例如华北地区建议选-25℃冰点产品,东北需-45℃以下型号,且需避免混用以防化学反应失效。
防冻液的核心分类依据国家标准GB 29743-2013。按发动机负荷分为轻负荷型(L)和重负荷型(H),前者适用于普通轿车,后者针对卡车等高负荷车辆;按原材料,乙二醇型(E)占比超95%,沸点高、稳定性好,丙二醇型(P)环保但成本较高;按冰点,从-15℃到-50℃共八档,用户需根据当地最低气温低10℃以上选择,如黑龙江需-45℃规格;按浓缩状态,浓缩液(Ⅰ)需1:1稀释,稀释液(Ⅱ)可直接使用,包装标注如“LEC-Ⅱ-25”即代表轻负荷乙二醇型、冰点-25℃的稀释液。
颜色与容量也是选购参考。市场常见绿色、红色等防冻液,颜色差异多用于区分成分与品牌,如奥迪G12为红色;容量规格从1.5kg到20kg不等,小型车补充可选小包装,大型车需大容量。油电全兼容、六重防护等特性产品可满足混合动力车或高温环境需求。
总结:选择防冻液需综合气候、车型及产品参数,优先正规渠道购买合格产品,并定期更换。避免混合使用不同品牌,以防添加剂反应导致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