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撤县设区已明确写入《长株潭一体化发展五年行计划(2021-2025年)》,并获省级政策支持,但受国家“严控撤县设区”政策影响,短期内(2025年)落地可能性较低。 这一规划旨在提升长沙首位度、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但需国务院审批,目前湖南省尚未正式提交申请。
-
政策依据与进展
湖南省在2021年发布的《长株潭一体化发展五年行计划》中明确提出“支持长沙县撤县设立星沙区”,并将其作为长株潭一体化的关键举措。长沙县部分区域(如暮云街道)已划入市区,但全境设区需国务院批准。由于国家近年强调“慎重从严把握撤县设区”,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严控”,审批难度较大。 -
经济与区域协同价值
长沙县GDP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前十(2023年达2130亿元),并入后可整合工程机械、汽车制造等产业,与长株潭都市圈形成产业集群。长沙县面积(1756平方公里)接近现市区总和,设区将大幅扩展长沙城区规模,增强国家中心城市竞争力。 -
现实挑战与争议
国家政策收紧是最大阻力,且长沙县作为独立县域享有财政和审批自主权,设区后可能弱化其灵活性。教育并轨(如高中招生)等民生问题尚未解决,居民对身份转变的认同度也需时间磨合。
总结来看,长沙县撤县设区虽写入省级规划并具备战略意义,但需突破政策限制与地方协调难题。建议关注省级与中央的后续沟通进展,以及地方配套政策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