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离职告公司未缴纳社保,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和《社会保险法》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公司补缴社保并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公司未依法缴纳社保,属于违法行为,员工可以采取以下步骤维护自身权益:
1. 确定劳动关系
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是**的前提。如果公司未签订劳动合同,应保存好相关证据,如工资条、考勤记录、工作服、工作牌等,证明劳动关系存在。
2. 收集证据
收集公司未缴纳社保的证据,包括工资转账记录、社保缴费凭证等,以便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时使用。
3. 投诉与仲裁
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公司补缴社保。如果协商无果,可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员工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
4. 法律依据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用人单位必须为员工缴纳社保,未缴纳属于违法行为。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员工因公司未缴纳社保解除劳动合同的,有权要求经济补偿。
5. 注意事项
- 签订自愿放弃社保协议无效:即便员工签署了放弃社保的协议,公司仍需承担未缴社保的法律责任。
- 离职补偿:如果因公司未缴社保提出离职,可要求经济补偿,包括补缴社保及赔偿因未缴社保导致的损失。
- 及时行动:**需在法律规定的时效内进行,如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
总结
员工离职后告公司未缴社保是合法的,可通过投诉、仲裁等途径**。重要的是保留证据,确保劳动关系明确,同时了解相关法律规定,以便顺利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