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改造宅基地补偿主要包括土地补偿、房屋补偿、安置补助三大部分,具体方式涵盖货币补偿、房屋置换及综合补偿(现金+安置房)。 补偿标准受地区经济水平、房屋结构、土地用途等因素影响,例如砖混结构房屋补偿可达2800元/㎡,经济发达地区宅基地补偿单价最高达1560元/㎡。关键亮点:① “拆一补一”或“拆一补多”置换比例(如100㎡宅基地换150㎡安置房);② 补偿款含社保计提(18%用于养老保险);③ 历史建筑可能按市场价全额补偿(如上海石库门修缮后增值10倍)。
-
补偿方式
- 货币补偿:按宅基地面积结合区片综合地价计算,例如广州从化区农用地补偿约5.3万元/亩,房屋另按结构类型补偿(草房1900元/㎡、楼房3300元/㎡)。
- 房屋置换:常见比例为1:1.1至1:1.15(砖混结构),部分地区提供装修补贴或“平方换楼房”政策(如北京大兴)。
- 综合补偿:同时提供安置房和现金,如浙江安吉支持宅基地入股分红(年分红超8万元)。
-
补偿项目构成
- 宅基地使用权补偿:由村集体分配,标准为区片地价或前三年产值的6-10倍。
- 房屋及附属设施:包括房屋评估价(砖瓦房2400元/㎡)、青苗补偿(苹果树单株600-1800元)、围墙(920元/㎡)等。
- 其他费用:搬迁费(每户约2万元)、临时安置费(月补1500-3000元)、社会保障金(补偿款的18%)。
-
特殊情况处理
- 唯一住房保障:无其他住所的农户可优先获安置房或重新分配宅基地。
- 合村并镇政策:支持“地换地”置换,部分地区允许集体资产入股分红(如山西忻州试点年分红5000元/亩)。
- 法律程序:需遵循“先补偿后拆迁”,对方案不满可申请行政复议或诉讼,需保存宅基地证、评估报告等证据。
提示:补偿标准每3年调整一次,建议核对权属文件并关注地方公示政策。若对评估结果存疑,可要求公开复核或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