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基本户公转私的最新规定,可以总结如下:
-
额度限制 :公转私存在额度限制,具体限额可能因企业情况和政策调整而异,但一般不得超过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的36%。
-
合同或证明要求 :超过规定额度的公转私需要提供相应的合同或证据链等凭证,以证明转账的合理性和合规性。
-
涉税问题 :公转私涉及到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例如,支付给个人的劳务报酬需要按劳务报酬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至40%,公司需代扣代缴。向股东分配利润时,股东需缴纳20%的股息红利个人所得税。
-
合法合规的公转私行为 :以下行为是合法合规的:
-
发放工资:公司将每月的工资通过公户发到每个员工的个人卡上,并需依法履行代扣个税义务。
-
支付给个人的劳务报酬:公司通过对公账户支付给个人劳务报酬,需按劳务报酬所得20-40%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
向个人采购:向个人采购物资,公司把钱转给采购的个人,需索要发票、留存合同协议等相关证明。
-
归还个人借款:通过对公账户偿还公司向个人的借款。
-
员工差旅费报销:企业将公户的出差备用金打给业务员用于出差,出差后回来实报实销、多退少补,需留存相关证明材料。
-
公司向股东分配利润:公司将对公账户上税后利润以分红的形式打给股东个人。
-
政策内补贴:相关部门给予企业的补贴、奖励等资金,明确规定可以发放给个人,企业需按照相关政策和程序进行公转私。
- 银行审查 :银行在办理公转私业务时,会认真审查付款依据或收款依据的原件,并留存复印件,按会计档案保管。未提供相关依据或相关依据不符合规定的,银行应拒绝办理。
建议 :企业在进行公转私操作时,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税务政策,确保转账的合法合规性,避免因违反规定而引发风险。同时,企业可以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园区推送等工具,合理规划公转私行为,降低税收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