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研)的报名时间和相关信息已经公布。以下是关于报名时间的详细信息,包括报名时间、流程、注意事项等。
2024年考研报名时间
网上报名时间
2024年考研的网上报名时间为2023年10月8日至10月25日,每天9:00至22:00。预报名时间为2023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至22:00。
网上确认时间
网上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确定并公布,具体时间安排因地区而异。例如,北京的考生网上确认报名信息上传材料开始和结束的具体时间以报考点发布的公告为准。
2024年考研报名流程
网上报名流程
- 登录研招网: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浏览报考须知,并按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
- 实名注册:考生应牢记实名注册的学信网用户名和密码,后期的信息查询、准考证下载和调剂等环节仍然需要使用。
- 填写考生信息:考生应认真填写个人信息,包括学籍学历、基本信息、户籍档案、家庭主要成员、学习与工作经历、奖惩情况、联系方式等。
- 选择报考单位、考试方式和专项计划:考生应仔细阅读各省及招生单位网报公告,按照要求认真选择填写。
- 生成报名号:考生应牢记网报系统生成的报名号,报名号是考生在报考点网上确认的重要信息。
- 网上支付:研招统考网报需网上支付报名费,考生应仔细检查支付是否成功(银行卡扣费即为成功支付)。
- 修改或查询报名信息: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或重新填报网上报名信息,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得修改或重新填报网上报名信息。
网上确认流程
- 提交材料: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网上确认材料,包括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等。
- 信息核对:考生本人对网上报名信息要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
- 缴纳报考费:考生按规定缴纳报考费。考生办理报考手续缴纳报考费后,不再退还。
- 采集图像信息:考生应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2024年考研报名条件
基本条件
-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 政治面貌:拥护中国***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 健康状况: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 学业水平: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前)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 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特殊要求
- 单独考试:大学本科毕业后连续工作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者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回原单位定向就业的在职人员;或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工作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回原单位定向就业的在职人员。
- 推免生: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须在国家规定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免初试、转段)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填报志愿并参加复试。在规定截止日期仍未被招生单位录取的推免生不再保留推免资格。
2024年考研报名费用
费用标准
各省的报名费用不同,一般在150元至220元之间。例如,北京市的初试费为138元/人,山西省的报名考试费为4科每人次180元,江苏省的报名考试费为每生120元,浙江省的报名考试费为每人每科次50元,福建省的报名考试费为160元/人,江西省的报名考试费为180元,山东省的报名考试费为业务课二科目代码以“5”开头的专业收费标准为每人220元,其余专业收费标准为每人180元。
退费政策
对于取消报名信息、未网上确认、网上确认未被审核通过以及因系统原因重复支付的考生,报考费将由研招网对账结算后统一进行退费处理,所退费用预计于2023年12月底返还考生缴费时所用的支付账户。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报名时间为2023年10月8日至10月25日,预报名时间为2023年9月24日至9月27日。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报名,并按要求填写考生信息和选择报考点。报名费用各省不同,具体费用和退费政策请在报名前查阅各省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的公告。考生应提前准备好所有必要的报名材料,并确保所有信息准确无误,以避免影响报名和考试。
2024年考研报名的具体流程有哪些
2024年考研报名的具体流程如下:
-
网上报名:
- 预报名时间:2023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 正式报名时间:2023年10月8日至10月25日,每天9:00—22:00。
- 报名入口: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使用学信网账号进行报名。
-
注册学信网账号:
- 如果没有学信网账号,需要先注册并填写基本信息进行提交。
-
填写考生信息:
- 包括学籍学历、基本信息、户籍档案、家庭主要成员、学习与工作经历、奖惩情况、联系方式等。
- 带*的文本框为必填内容,证件号码等使用半角英文输入法输入。
-
填写报考信息:
- 选择报考单位、考试方式、专项计划、报考点、报考专业、学习方式、考试科目等。
- 注意:招生单位、考试方式、报考点等信息一旦生成报名号后不可修改。
-
生成报名号并缴费:
- 校对所有已填报的信息确认无误后,生成考生报名号,并下载报名信息表。
- 完成网上交费后才算报名成功,报名号是网上确认的重要凭证。
-
网上确认(现场确认):
- 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会确定并公布网上确认时间,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网上确认。
- 确认内容包括核对个人信息、缴纳报考费、采集本人图像信息等。
-
下载准考证:
- 考生应当在考前十天左右,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
- 《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
-
参加考试:
- 初试时间:2023年12月23日至24日。
- 复试时间:次年3月份,由招生单位自主组织。
考研报名费用是多少
2025年考研报名费用因地区而异,以下是一些主要地区的报名费用:
北京
- 初试费:138元/人
- 复试费:100元/人(仅限进入复试的考生)
天津
- 每生每科:55元
河北
- 每生:160元
山西
- 4科每人次:180元
- 3科每人次:135元
- 2科每人次:100元
内蒙古
- 每生:190元
辽宁
- 每生:150元
吉林
- 每生:200元
黑龙江
- 每生:150元
上海
- 每生:128元
江苏
- 每生:120元
浙江
- 每人每科次:50元
安徽
- 每生:150元
福建
- 每生:160元
江西
- 每生:180元
山东
- 业务课二科目代码以“5”开头的专业:每人220元
- 其余专业:每人180元
河南
- 每生:112元
湖北
- 考三门:130元
- 考四门:190元
- 推荐免试生:190元
- 管理类联考:160元
湖南
- 每生:200元
广东
- 每生每科:40元
广西
- 报名费:每人40元
- 考试费:每人每科40元
海南
- 每人每科:38元
重庆
- 每生:200元
四川
- 每生:180元
贵州
- 每生:180元
云南
- 每人每科:45元
陕西
- 每生:150元
甘肃
- 每生:200元
青海
- 每生:160元
宁夏
- 每生:180元
黑龙江
- 每生:150元
西藏
- 报名费:56元/人
- 考务费:36元/科/人
新疆
- 每生:120元
考研报名有哪些注意事项
考研报名是一个重要且复杂的过程,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注意事项,帮助你顺利完成报名:
报名时间
- 预报名:2024年10月9日至10月12日,每日9:00—22:00。
- 正式报名:2024年10月15日至10月28日,每日9:00—22:00。
报名平台
- 考生需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进行报名。
实名注册
- 考生需实名注册,并牢记学信网用户名和密码,这些信息在后期查询、准考证下载和调剂等环节中仍然需要使用。
填写考生信息
- 包括学籍学历、基本信息、户籍档案、家庭主要成员、学习与工作经历、奖惩情况、联系方式等。填写时请认真阅读提示信息,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选择招生单位和专业
- 考生应仔细阅读各省及招生单位网报公告,认真选择填写招生单位、考试方式和专项计划,以及报考专业、研究方向和考试科目。
选择报考点
- 报考点的选择非常重要,考生应认真阅读各省市招办、招生单位和报考点发布的网报公告,选择合适的报考点。
生成报名号
- 考生应牢记网报系统生成的报名号,这是考生在报考点网上确认的重要信息。
网上支付
- 研招统考网报需网上支付报名费,考生应仔细检查支付是否成功。
修改或查询报名信息
- 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
预报名和正式报名
- 预报名期间填写的报名信息为有效数据,完成预报名后无需在正式报名期间重复填报。
网上确认
- 网上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确定并公布,考生需密切关注并按时完成网上确认。
诚信考试承诺书
- 考生报名时须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遵守相关约定及要求,诚信参加考试。
准考证打印
- 考生在考前十天左右,凭网上报名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
信息安全
- 考生应妥善保管本人网上报名的用户名和密码,不向他人透露,避免个人信息泄露造成利益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