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交了10年转灵活就业是否划算,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以下是具体分析:
不太划算的方面
保障范围减少:在职职工社保通常包括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和工伤保险,而灵活就业社保一般只有养老和医保,少数地方可交失业保险。转为灵活就业后,生育保险的缺失会使参保人在生育相关保障上受到影响,如无法享受生育津贴和报销产检、分娩费用等。
缴费负担加重:以6000元缴费基数为例,在职人员养老保险个人缴费480元,医保120元进入医保卡;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缴费1200元,医保540元,且医保卡一般无钱进入。这意味着参保人需承担更高费用,且医保个人账户资金减少,影响其使用医保卡就医购药的便利性。
退休年龄延长:女性职工转为灵活就业人员后,退休年龄由50岁延至55岁,这意味着参保人需多工作5年才能领取养老金,延迟了资金回本和收益的时间,对希望早日退休享受生活的人群不够友好。
较为划算的方面
自主选择缴费档次:灵活就业人员可自主选择60%-300%的缴费档次,若选择相同基数,养老待遇不变。参保人可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和养老需求选择合适档次,提高养老保障水平。
工作自由度增加:选择灵活就业养老和医保后,个人既享有社会保障,又能自由安排工作,做更多其他事情。适合那些希望摆脱固定工作束缚、追求工作生活平衡和自主创业者。
可申请社保补贴:如果是灵活就业困难人员,如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人员等,可申请社保补贴。如一个月养老和医保交1100元,社保补贴600元,个人只需交500元,大大减轻了缴费压力。
养老金待遇与职工社保相同:只要缴费年限和缴费档次相同,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与职工社保一样。而且每年养老金的上调待遇也一致,参保人无需担心因转为灵活就业而降低养老金待遇。
具体建议
经济状况良好时:可选择较高缴费档次,延长缴费年限,以提高养老金待遇。如缴费50年、60%档次与缴费35年、100%档次,前者基础养老金更高。这样退休后每月领取的养老金更多,能更好地保障老年生活。
经济压力较大时:选择最低标准缴费,尽量多缴一些年数,性价比更高。如按60%的档位交满15年,60岁退休的人员,缴费回报率可达1.62倍。这样在经济负担较轻的情况下,也能获得不错的养老金待遇。
根据个人需求和规划:如果希望早日退休,且所在地区允许灵活就业者50岁退休,可选择灵活就业社保。如果对生育保障有需求,可考虑继续缴纳职工社保。
总之,社保交了10年转灵活就业是否划算,取决于个人的经济状况、工作需求、养老规划和对保障范围的要求等多方面因素。建议参保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权衡利弊后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