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央音乐学院本科招生计划为308人,涵盖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等三大类,其中音乐表演专业占比最高(约70%),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以国际顶尖水平著称。作为中国唯一音乐类“211工程”院校,中央音乐学院在传统音乐教育与新兴科技融合领域持续领跑,其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系成为近年学科布局的新亮点。
一、本科招生专业体系
2025年本科专业设置以表演、创作、研究为核心,覆盖11个教学院系,学制4-5年。
音乐表演专业
- 重点方向:
- 声乐歌剧系:分设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男中音4个方向,计划招生36人,初试淘汰率超60%。
- 管弦系与民乐系:涵盖小提琴、二胡、琵琶等20余种乐器,其中小提琴招生20人,二胡10人,民乐系新增管子、唢呐等冷门方向。
- 特色调整:竖琴招生缩减至2人,电子音乐制作扩招至8人;箜篌连续两年停招。
招考方向 名额(人) 竞争比 学制 指挥 5 2.2:1 五年 钢琴 18 6.17:1 四年 电子音乐制作 8 3:1 四年 - 重点方向:
音乐学与作曲类
- 音乐学:招生81人,考试内容强化音乐听辨与综合素质,初试需演奏非钢琴乐器并演唱民歌/戏曲。
-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包含传统作曲、电子音乐作曲等,视唱练耳方向报录比达17.75:1,为竞争最激烈专业。
二、重点专业与学科优势
国际顶尖专业
-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七星级评级,课程涵盖传统技法与现代电子音乐创作,学生作品频现国际音乐节。
- 音乐表演:声乐、钢琴等方向培养多位国际比赛获奖者,依托国家级音乐厅与实训基地。
新兴交叉学科
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系:2025年新增编程基础测试,聚焦算法作曲、声学工程,师资含院士与顶尖学者。
特色培养平台
提琴制作研究中心:结合手工工艺与现代材料科学,招生8人,毕业生获国际认证。
中央音乐学院2025年专业布局凸显传统与创新的深度结合,音乐表演与作曲稳居国内榜首,音乐人工智能等新兴方向推动学科边界拓展。考生需关注文化课门槛提升与专业冷热分化趋势,结合自身优势选择报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