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音乐学院共开设5个本科专业,其中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音乐与舞蹈学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
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院校,中国音乐学院以培养中国音乐理论研究、创作、表演和教育的高级专门人才为核心,形成了涵盖表演、创作、理论、教育的完整学科体系。2025年招生专业覆盖传统音乐传承与现代音乐创新,学科评估成绩与师资力量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
一、2025年开设专业及方向
音乐表演
- 重点方向:中国声乐(民族/美声)、中国乐器演奏(古筝、二胡、琵琶等)、管弦乐器演奏、钢琴、指挥。
- 特色课程:主修乐器/声乐演奏、重奏/合唱、中西音乐史、舞台表演实践。
- 招生计划:2025年校考计划招生284人,其中国乐方向占30%以上 。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 分支领域:电子音乐、视唱练耳、艺术歌曲创作,注重现代技术与传统元素融合。
- 考试要求:初试需提交原创作品3首,复试含器乐曲写作(3.5小时)及即兴演奏。
音乐学
- 研究方向:音乐学理论、民族音乐研究、音乐美学,课程包含田野采风与论文写作 。
- 学科优势:教育部学科评估A档(前5%-10%),师资含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音乐教育
- 培养目标:中小学音乐教师及教育管理人才,课程涵盖教学法、教育心理学。
- 考试内容:声乐/钢琴特长展示,三试含即兴伴奏与教学模拟 。
艺术管理
学科交叉:结合音乐与商业管理,课程包括文化政策、艺术市场营销 。
二、重点专业对比分析
专业名称 | 学科评级 | 核心优势 | 2025招生人数 | 学费(年) |
---|---|---|---|---|
音乐表演 | 国家级特色专业 | 中国乐派传承,师资含教学名师 | 284人 | 10,000元 |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 国家级特色专业 | 现代作曲技法与电子音乐实验室 | 20人 | 8,000元 |
音乐学 | 教育部A档 | 民族音乐学、音乐史论研究领先 | 20人 | 8,000元 |
音乐教育 | 北京市重点学科 | 中小学教师培养体系完善 | 56人 | 8,000元 |
中国音乐学院的重点专业均围绕“中国乐派”建设展开,其中音乐表演和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在技术难度与艺术表现力考核上尤为严格,音乐学则侧重理论研究深度 。学生需通过初试、复试、三试的多轮筛选,文化课成绩需达所在省份本科线,最终按专业排名择优录取 。学校提供奖学金、助学**等资助政策,支持优秀学生完成学业,持续为中国音乐事业输送高层次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