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京舞蹈学院共开设15个本科专业,涵盖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舞蹈学、舞蹈教育、音乐剧等多个领域,并设有芭蕾舞表演、中国舞表演、国际标准舞表演等特色方向。
北京舞蹈学院作为国内顶尖的舞蹈艺术学府,在2025年持续优化专业结构,强化教学资源,面向全国及海外招收具备专业素养与艺术潜力的学生。其招生范围广泛,部分校考专业不设分省计划,突出舞蹈类学科优势地位,同时拓展跨学科融合路径,形成以舞蹈为核心、多学科协同发展的办学格局。
(一)本科阶段主干专业设置
- 舞蹈表演
含芭蕾舞、中国舞、国际标准舞、歌舞表演、音乐舞蹈综合五大方向
- 舞蹈编导
侧重舞台创作能力培养,注重实践与理论结合
- 舞蹈学
涵盖舞蹈历史、理论研究、评论分析等内容
- 舞蹈教育
培养基础教育与社会培训领域的舞蹈师资力量
- 音乐剧
新增专业之一,融合声乐、表演、舞蹈三重技能
专业类别 | 主要方向 | 学制 | 特色亮点 |
---|---|---|---|
舞蹈表演 | 芭蕾舞、中国舞、国标舞、歌舞表演、音乐舞蹈综合 | 四年 | 多元风格训练体系、国际化师资团队 |
舞蹈编导 | 创作与导演 | 四年 | 实战项目驱动、舞台呈现能力强 |
舞蹈学 | 理论研究 | 四年 | 教材资源丰富、学术积淀深厚 |
舞蹈教育 | 教育方法 | 四年 | 注重教学法与课程设计能力 |
音乐剧 | 表演、声乐、舞蹈三位一体 | 四年 | 跨界人才培养模式 |
(二)附属中专层次专业配置
- 芭蕾舞专业
包括初级训练至高级技巧的完整课程体系
- 中国舞专业
强调民族传统与现代创新的结合
- 国际标准舞专业
培养竞技与表演双轨人才
- 歌舞专业
综合性表演方向,融合舞蹈与声乐训练
(三)重点学科与优势专业
- 舞蹈学
国家级重点学科,拥有全国最丰富的民族民间舞蹈教材资源
- 音乐与舞蹈学
一级学科硕士点,涵盖多个研究方向
- 中国民族民间舞
学院传统强势学科,聚集多位知名教授与研究生导师
-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跨界融合型专业,服务舞台与影视制作需求
(四)新兴发展方向与专业拓展
- 音乐剧
近年新增,满足市场需求与跨界融合趋势
-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提升舞台视觉表现力与技术支撑能力
- 舞蹈教育
强化舞蹈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学方法更新
北京舞蹈学院在保持舞蹈表演、编导、理论研究等传统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新兴交叉领域,构建起从附中到本科、研究生层次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通过不断优化专业布局和课程结构,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升科研与创新能力,巩固其在国内舞蹈教育领域的领先地位。